close

第一次接觸把竿瑜伽是在2000年的林瑞華老師的瑜伽課,我驚訝於傳統體位法居然可以藉由把竿演繹出這麼多的變化,從此我幾乎每天準時上課,享受把竿瑜伽把我僵硬的肩頸與四肢慢慢地拉開來,上瑜伽課成為每天最期待的事。

五年後,我辭去工作,成立小小的瑜伽工作室,歡喜地分享把竿瑜伽給學員。我的想法是瑜伽適合所有的人練習,再怎麼僵硬、沒力量、平衡感不好的人,都可借助把竿獲得改善。你只要輕輕抓住把竿,就不會搖搖晃晃的不平衡,接下來,讓身體朝不同方向移動就開始延展囉…,瞧,多麼親民的好幫手。

林老師給了我一本好厚的精裝的英文書,六十幾歲的她說:「這本書聽說很棒,我看不懂英文,你拿去看看吧。」作者是B.K.S. Iyengar,一位看起來挺威嚴的印度老爺爺,認真研讀發現,Iyengar是大名鼎鼎的現代瑜伽之父,中文翻譯他的名字為艾揚格,是第一位將瑜伽推廣至歐美國家的大師,被《紐約雜誌》盛讚為影響全球一百大的偉大人士,牛津字典更將他的名字收錄進去。艾揚格體系瑜伽簡稱為艾式瑜伽,特別強調身體正位,深具慈悲心的艾揚格發揮其創意,利用各式輔具如壁繩、磚頭、抱枕、毛毯、桌子、椅子…等,讓所有人能正確並安全的練習。哇!這就是我要的練習,把竿瑜伽的設計概念也是這樣,我愛上艾式瑜伽了!

不過當時台灣並沒有合格的艾揚格體系老師,我只能看著書,努力地自我學習;很幸運地,2009年,終於艾揚格體系在台灣開辦第一屆師資課程,艾式瑜伽的嚴格訓練是國際知名的,這套課程為期四、五年,我毫不考慮報名加入,為自己,也為學員們的健康許下一個承諾,展開漫長的,但扎實地學習之旅。

對正位(alignment)認識愈深,愈覺得瑜伽練習一輩子的事,不可躁進,不可以為了完成某個體位法就硬折硬抝,所有人,不論是初學或資深練習者,因每個人身體的獨特性,適時地利用輔具是必要的,所謂的體位法(asana)指的就是在特定的姿勢感到舒適並能穩定地呼吸。

很開心認識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把正確與安全地練習帶給學員。我們努力地學習艾式瑜伽,並以艾式瑜伽為師,不斷地發揮創意,將把竿與伸展帶、磚頭、抱枕等輔具結合,讓學員們的學習,不但符合正位,也充滿樂趣。歡迎你一起來體會。

師資証照:
中華民國瑜伽協會

研習經歷:
第一屆艾揚格瑜伽師資課程(2009迄今,持續進行中)
2011年完成艾揚格師資準備100小時,授課老師:Justin Herold
2011年6月,艾式瑜伽老師Vivien Yap的艾式瑜伽工作坊
2011年7月  Pankaj Sgarna 的瑜伽進修工作坊
2009年 5月 Adarsh Williams的AIS(單一肌群快速伸展術)工作坊
2008 年8月Adnan Tahirovic 療癒瑜伽工作坊
2007年2月 Justin Herold的第一屆艾揚格瑜伽工作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wantyoga0701 的頭像
    iwantyoga0701

    千晶美媚瑜伽生活美學 部落格

    iwantyoga07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